專欄連載Column

2021-12-01

第84期 不可輕易給揮桿建議的理由

在高爾夫球場或練習場上,教人打球是一種非常冒險的行為。如果是高爾夫相關的知識,例如球場禮儀或規則等,當然很樂於跟他人分享。因為這些都是「有答案」的知識。但如果是關於擊球或揮桿怎麼做比較好的建議,那就沒有標準答案。大多數有見識的球友,不論自己打得多好,在這些場合通常不太輕易給人建議。

有些球友在轉播中看到職業選手打出來的球非常厲害,就花錢組了一套跟職業球員一模一樣的袋中武器,然後下場一打結果一團亂。若這個人的目標,是想要獲得一組能打出好球的球具,此行為一舉打破了所有量身訂做的原則,當然可以說他愚蠢至極。但是,如果他這樣做的原因並非表現,而是全心想要跟心目中的偶像致敬,那他所做的事情百分之百合乎邏輯。當然這是比較極端的比喻,不過因為目的的差異,相同的行為可能帶來著截然不同的評價。

這種作法不限於一般球友,還記得盧建順選手剛轉長春巡迴賽時,開球距離總是比競爭對手遠上一截。於是有職業長春選手跑去問球具廠商,盧建順打得是甚麼球桿我也要買一支。想用什麼球桿當然是個人自由,值得探討的是這樣做是否真的有效?一樣的球具,不一樣的人打出來的效果當然不同。

理論是一種常識,一種基礎科學,就像是觸球時桿面打開出球會偏右,下桿時腰部往前推的話下桿空間就會被壓縮。但是,要根據球友的目標與執行可能性,給予對於問題有幫助的建議,那可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這種有標準答案的事。就算是完全相同的建議,由你跟我兩個人來執行,通常也會打出不同的結果。從客觀上的差異來看,兩個人體能、身材尺寸與特徵可能完全不同。

例如教導給年輕女性的揮桿概念,與年長男性的需求並不相同。而職業球員想要的建議,與假日球友需要的建議,也完全不一樣!此外,還有主觀上的差異,包括對高爾夫的需求或理解不同,想要達到的目標不同,可以投入的資源與時間不同等差異。因為對擊球效果的需求不同,需要的建議方式也會天差地遠。

很多球友去找教練上課時,第一句說出口的話就是「老師你看我這樣打對不對?」就跟在念書時,寫完考卷後準備要對答案一樣。就理想的「揮桿理論」 來說,要在一般球友的揮桿中找到問題並不難,但是不能輕易說這樣就不對,同樣一套揮桿理論,並非每個人都可以做, 並非每個人都能學, 並非每個人都需要去做。真的有心想要調整的球友,最好的建議是請他去找專業教練求助。但在上課之前,也要先花點時間確認自己的目標與可以投入的時間,才能相輔相成。